【通俗版解读九州的前世今生】配资公司网站
当我们阅读历史小说时,九州这个词总会频繁出现,用来代指广袤的中国疆域。但细想就会发现:从秦朝开始,中国行政区划远不止九个州。这种看似矛盾的称呼,其实藏着古人对大一统的浪漫想象。
一、战国:理想中的蓝图九州
最早明确记载九州的《禹贡》虽托名大禹所作,实为战国后期的作品。书中描绘的九州——豫州、青州、徐州、扬州、荆州、梁州、雍州、冀州、兖州,疆域北抵燕山辽东,南达南海,西至甘肃,东临东海。但考古证实,无论是大禹时代还是战国时期,实际控制范围都远不及此。这更像是乱世中人们对统一疆域的畅想,就像现代人绘制未来城市蓝图一样充满期待。
展开剩余72%二、秦汉:从虚构走向现实
秦始皇统一六国后,汉武帝时期疯狂扩张,终于让版图接近《禹贡》的九州规模。此时九州不再只是概念,更成为汉地的代名词。有趣的是,汉代实际设置了十三个州(如新增的幽州、交州等),但本质上仍延续九州框架——像益州由梁州改名,幽州从冀州分拆,如同把一块大蛋糕切分成更多小块。
三、魏晋至明清:越分越细的九州拼图
西晋时九州被拆成十九州,冀州分身成四个新州;隋朝更夸张,仅冀州就裂变为三十州。到明朝,州彻底退出行政区划,改为府(如应天府、武昌府)。曾经的九州就像被反复裁剪的布料,最终化作细密的拼图。
四、现代:九州血脉融入省份
今天的地图上,古九州已化身具体省份:
- 最大冀州→山西/河北/内蒙古/辽宁
- 兖州→河北南部/河南东部/山东西部
- 青州→山东半岛
- 荆州→湖北/湖南/两广及贵州部分
这些区域如同大树的根系,滋养着中华文明。
五、超越地理的文化符号
如今虽不再使用九州划分,但它已升华为民族精神符号。就像犹太人的应许之地,九州代表着中华民族共同守护的家园。从战国汉人之家到今日多民族共荣,九州见证着我们的文化韧性——它不仅是历史课本里的名词,更是激励我们建设未来的力量源泉。
(小知识补充:汉代十三州中,朔方是最特殊的边防区,类似今天的特别行政区;而交州管辖的岭南地区,当时还被视为烟瘴蛮荒之地呢!)
发布于:天津市满盈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